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2023年颐海国际研究报告 专攻非辣锅底,与天味食品展开差异化竞争

来源:华安证券   发表于: 2023-05-22 15:21:07  

1 连锁化进程带来成长空间,三四线下沉是趋势

我们认为餐饮端连锁化率的提升带来复调成长空间,在连锁化进程中,3-10 家 门店数量同比涨幅领先,这给小 B 端业务的发展带来契机。同时,连锁化由高 线城市像低线城市逐级传导,三四线城市下沉是未来的趋势。

连锁化率逐步提升,对标美日成长空间较大

(资料图)

中国餐饮连锁化率逐步提升,2018 年-2021 年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分别为 12%、 13%、13%、18%。2021 的美国和日本餐饮连锁化率分别为 54%和 49%,同时期 的中国比率为 18%,仅为美国的 1/3,成长空间较大。

3-10 家门店数量同比涨幅领先,小 B 端业务具备发展契机

不同规模区间的品牌门店扩张速度分化,3-10 家门店数量同比涨幅领先。3-10 家店的品牌扩张速度较快,门店数量同比增长 23%,11-100 家的餐饮连锁门店扩容 速度次之,同比增长 16.8%,5000 家以上门店凸显头部优势,5001-10000 万家连 锁品牌门店同比增长 16%,头部玩家持续扩容。

复合调味料可以帮助连锁餐饮行业实现标准化、去厨师化管理。从 B 端客户的 角度思考,复调企业的核心是为其提供标准化、可复制化的原料,助力企业成本, 提升经营效率。大 B 端的连锁餐饮企业倾向于选择定制餐调来实现自己独特的风格, 小 B 端餐饮企业则难以承受定制化的高成本,更趋向于选择标准化产品。 我们认为,对于复调企业来说,对于 B 端客户,第一要义是要提供极致的性价 比。除此之外,大 B 和小 B 业务应有所区分,大 B 端业务发展要看是否客户资源的 积累程度,消费者习惯的前瞻性,以及是否具备创新风味及迭代的能力,而小 B 端 业务则需在放量和毛利率中进行取舍,达到良好平衡。

连锁化由高线城市向低线城市逐级传导,三四线城市下沉是未来的趋势

从不同城市餐饮连锁化趋势来看,一线&新一线&二线占比最高,其他级别城市 次之。2021 年五线城市较一线城市此项比例差距 9.4PCT,未来提升空间仍然较大。

2 关联方业务有望环比改善,带来业绩弹性

作为国内火锅底料龙头企业,颐海国际前身系海底捞旗下门店火锅底料供应商。 2005 年,海底捞原有的分店炒料模式无法满足已有的门店扩张战略,设立分公司以 专供门店火锅底料;2012 年,海底捞门店突破百家,尾大不掉,管理成本加大;2013 年,经海底捞战略讨论,公司从海底捞分拆独立;并于 2016 年港交所上市。此后, 颐海国际运营战略持续优化,逐渐减少对海底捞的依赖。火锅调味料关联方营收占 比从 2017 年峰值 78.7%下降至不足 50%,第三方占比则从 2017 年 21.3%最低值 上升至 50%以上。颐海国际“去海底捞化”战略初显成效。

同店翻台率: 2022 年同店翻台率 3.1 次/天,2021 年 3.4 次/天,同店翻台率下降主要受疫情 影响,特别是在疫情严重的 3-5 月和 10-12 月,同店翻台率较 2021 年明显下滑,剔 除上述月份,2022 年同店翻台率较 2021 年略有上升。 2022火锅调味料产品收入中关联方业务占比由2021年的49.21%下降至38.22%, 主要原因是关联方受疫情影响以及关联方门店数量减少,同时 2022 年采购品类、结构 有所优化。

餐饮复苏逐步回暖,带来业绩弹性。疫情放开初期消费者居家较多,快递业受 到一定影响,元旦伊始,餐饮逐步复苏。海底捞深圳卓越店排队时长也较正常周末 增加了一个半小时,堂食客流量较上个周末整体增长了一倍。海底捞北京西单店在 跨年当天的等位从中午 12 点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 2 点半,等位时长超 14 个小时。 海底捞广州北京路店跨年当天,从中午 12 点半就出现排队现象,一直延续到次日凌 晨 4 点,当天客流量较普通周末增长了 4 倍。结合 1、2 月情况来看,整体翻台率及 同店翻台率 1、2 月基本持平,同比去年小幅下滑,考虑到春节错配因素,整体回暖 态势较为明朗。 根据社零数据,23 年 4 月餐饮当月同比值为 43.8%,随着消费复苏的不断进行, 人流逐步改善,预期公司 23 年整体关联方收入具备一定弹性。

3 产品推陈出新迭代迅速,业务发展齐头并进

3.1 产品项目制,推陈出新迭代迅速

在产品开发方面,公司将继续坚持优化后的“产品项目制”,通过“方法论”与实 践相结合,不断提升产品人的研发能力,突破产品创新僵局,持续引入差异化新品提高 产品成功率及综合竞争力。不断在火锅底料、中式复合调味料、方便速食及休闲食品类 上推陈出新,通过产品的优化升级,结构化创新等方式,满足消费者多层次、多样化的 消费需求,并且通过调研 B 端餐饮客户需求,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。同时,公司将重点 关注海外市场,发挥研发及探索市场的能力,以当地独特地方风味和异域风情为导向, 丰富海外市场产品矩阵。公司还需引领产品小组不断总结经验,持续学习,不断完善研 发方法论。

时间发展来看: 公司上市以来,持续完善产品研发机制,产品矩阵不断丰厚。2022 年公司对产品研 发组织做了进一步优化,国内由 7 个创新委员带领 21 个产品小组开展产品研发工作, 同时为了产研结合更加紧密有效,创新委员也同步管理产品研发方向对应的生产工厂。 同时针对海外业务方面,公司于亚洲(中国大陆外)设立了七个产品小组,于欧美设立 了一个产品小组,由市场总监直接领导,希望研发的产品更能适应海外消费者的需求, 目前海外产品小组运作机制与国内一致。2022 年,公司共新增了 11 款火锅调味料产品, 16 款中式复合调味料产品,18 款方便速食产品,同时,结合产品的市场反馈及动销情 况,停止销售部分产品并整合了部分产品规格。

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,公司共销售 50 款火锅调味料产品,41 款中式复合调 味料产品,41 款方便速食产品。截止到 2022 年 6 月 30 日,火锅底料增加了“一人食” 火锅底料及千人千味锅底、番茄味锅底、清油麻辣味锅底、牛油麻辣味锅底、咖喱味锅 底以及椰奶味锅底等底料产品,方便速食产品包括自热米饭、自热火锅、冲泡粉丝以及 冲泡米饭等产品,中式复合调味料产品也增加了小龙虾调味料和“好好吃饭”拌饭酱等 产品。2020 年度,集团的研发新品种类最多,一共新增了 15 款中式复合调味料产品, 23 款火锅调味料产品,13 款方便快餐产品,4 款休闲食品。

分业务发展来看: 火锅底料:SKU 增速较为稳健,中式复调、方便食品 SKU 增长曲线陡峭,反 映公司在稳火锅底料市场增长,加速研发打造单品攻占更多中式复调、方便食 品市场的战略。火锅底料方面,颐海成为行业龙头企业由来已久,“清油+非辣” 战略下品牌势能巨大,市场地位巩固。2016-2020 年间,产品 SKU 总量增速相 对平缓,新品研发战略以稳增长为核心。 中式复调:自 2018 以来公司在中式复调新品研发上投入巨大,SKU 增长曲线 陡峭。由于中式复调行业集中度低(CA3<10%),市场前景广阔。通过快速新 品研发不断尝试打造如小龙虾、酸菜鱼等大单品。 方便食品:疫情前(2019 前)SKU 增速平缓,疫情后方便食品市场迅速增长, 公司抓住机遇大力研发方便食品新品,自 2019 到 2021,SKU 增长翻了 3 番。

3.2 火锅底料:专攻非辣锅底,与天味食品展开差异化竞争

公司在火锅底料行业基本战略定位中高端,在非辣锅底上具备优势。2007 年通过推出优质植物油火锅底料,开拓中高端火锅底料市场。随着消费升级, 中高端火锅底料市场占比逐年上升是必然趋势。公司在品类拓展策略上选择清 油、非辣等受众广泛口味,避开竞争红海,打造区域大单品。 目前市场上火锅底料主要分为辣和非辣两类。众多川渝火锅企业(包括竞 争对手天味食品)选择专注牛油、辣锅底,公司另辟蹊径选择清油(植物油) 和非辣锅底切入市场,于 2008-2011 年针对非辣锅底消费者陆续推出三鲜、清 汤锅底、番茄、菌菇锅底。 随着公司在非辣、清油锅底方面的品牌势力不断增强,公司在对已有核心 产品进行配方改良、包装升级,巩固其市场地位的基础上,也逐步向辣味、牛 油底料拓展来丰富和健全产品结构。

3.3 方便食品:乘懒人经济东风,打造颐海第二大主业务

懒人经济盛行,叠加疫情影响,“消费+居家”双驱动下,即食食品因其能满足 消费者即时食用需求市场快速增长。目前颐海即食食品包含自热小火锅、冲泡 系列、自热米饭三大类。 公司自 2017 年 2 月跨品类推出自热小火锅,打入方便速食赛道,并在 2018 年 迅速占据主要电商销售平台子品类榜首。此后,颐海不断针对自热产品进行创 新升级,同时推动渠道下沉,大力布局便利店、旅游景点、火车站等场景,方 便速食营收实现飞跃式增长,2022 年实现营收 18.7 亿元(人民币),占公司总 收入 23.69%,2022 年 2 月,颐海通过海底捞调味品旗舰店公众号发布麻辣小 酥肉和番茄小酥肉两款新品自煮火锅,更好满足消费者口味需求。

自热小火锅被誉为“疫情”时代的网红产品,主要依赖产品以下特性:(1)烹 调 0 门槛,时间成本低。相较家庭自制传统火锅,自热小火锅无需消费者购买 清洗食材,无需考验消费者炒制锅底技巧,也省去消费者煮沸火锅、清洗厨具 时间。仅需加入冷水至自热火锅底层发热包处,自热火锅将实现自行沸腾的过 程,大幅降低消费者享受火锅的技术门槛和时间成本。2020 疫情爆发以来,“居 家办公”、“封闭管理”期间如何“吃好喝好”更是成为大众的头等大事。厨艺 有限、食材有限、时间有限的情况下,自热小火锅等方便美味的即食产品当然 地成为消费者厨房一宝。(2)即时享用,居家也能实现“火锅自由”。相较火锅 门店,消费者无需外出或等位,只需等待 15 分钟即可享用,且可随身携带。疫 情期间,自热小火锅更是能让对粗茶淡饭已经乏味的消费者“解解馋”,实现“火 锅自由”。

冲泡系列和自热米饭是颐海国际方便食品另外两大系列产品。22 年公司在新品 研发和品牌方面双面发力,优化产品结构,树立品牌影响力。

4 精耕细作,经销商收入占比稳步提升

4.1 经销渠道收入占比逐步提升,经销商数量增长显著

自成立以来,公司的销售网络基于和“海底捞”的独家品牌使用权优势, 2007 年之前,公司产品都专门供应海底捞。到了 2007 年,在得到永久享有海底捞商标的 独家免费使用权后,公司借助海底捞的全球营销网络和品牌,扩展三方渠道网。通 过三方经销渠道网络,实现了从特定区域向全国的扩展,第三方业务端收入占比逐 步增大。

经销商渠道占比逐步提升,业务逐步提升,并于 2018 年超过关联方业务成为第 一业务,2018-2022 年占比提升速度加快,2022 年经销商渠道占比为 70%。

总体来看,公司的销售区域按披露口径可分为华北、华南和海外地区。从 2013 年到 2022 年,公司在华北地区的销售占比从 63.55%下降到 44.1%,华南地区销售 收入占比迅速上升。 2013、2014、2015 年公司华北地区销售集中在北京和陕西地区,占比分别为 33%、28%、25%,当时的海底捞已经从四川走出来,1999 年将商业版图扩张到了 陕西西安,2004 年进驻北京,海底捞最早在陕西和北京形成品牌效应,公司同时借 该品牌效应最先在陕西和北京通过经销商实现一定销售收入。2006 年公司作为四川 海底捞成都分公司,在成都投入第一条火锅底料生产线,专为总部供应底料。

公司持续拓展经销商,加速全国布局。从 2013 年开始,公司按照华北、华南、 华东三大片区分类,下沉渠道。华北地区在已布局的一线城市继续深耕,同时下沉三四线城市,在华南和华东区主要是大力开发经销商。公司的各地经销商数量爆发 式增长。2015 年,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广泛的营销网络,共 339 家经销商覆盖 国内 31 个省级地区、所有一线城市、28 个二线城市和 134 个三四线城市以及 11 个外国国家及市场。到 2022 年,公司的经销渠道海外市场扩展到 49 个国家及地区, 国内除 31 个省级地区外,同时覆盖港澳台三大地区,经销网络已实现全国的布局, 更是依靠海底捞的海外扩张打开海外市场,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。根据年报披露 口径,2017 年经销商数量约为 814 家。

4.2 不断优化渠道制度,实现精耕培育

2016 年以前——省级代理制:每个省份选择一个总经销商,省级经销商通常 委聘下级经销商及零售商(主要通过遍布全国的大型超市、超市、杂货店、小 区门店及肉食店)。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,共委聘 339 家经销商,覆盖中 国 31 个省级地区;

2016 年——小区域代理制:为了更好的适应调味品区域化明显的行业特征, 公司将零售业务划分为华北、华南及华东三大片区,再将大型的区域经销商拆 分为每个地级市一个小型经销商,地级经销商还可以继续将渠道网络再下沉分 销到县级市、零售商;

2017 年——精简团队:将 400 人的销售团队缩减至 200 多人,团队业务能 力优化,工作效率提升,平均 1 个销售人员对接 7-8 个经销商,实质上提升了 单个销售人员收入,也增强了激励效果;

2018 年——合伙人激励机制:2018 年颐海国际借鉴海底捞的“店长制”,开 始全面推行销售人员“合伙人”制度。销售人员以其负责的经销商作为业务单 元,给其充分的费用使用权利,同时考核标准从已有的“完成收入”改为以“业 务单元的净利润”,以利润的 5%为销售业务人员核算奖金,不设上限;

2019 年——合伙人裂变机制:2019 年,颐海正式引入“师徒制”开启裂变。 依托“师徒制”管理基因,通过授权合伙人培养助理,助理渐裂变为“徒弟合 伙人”,并一同分享“师傅合伙人”业务单元利润的方式,“徒弟合伙人”可以 继续向下发展“徒孙合伙人”,由此可以维持渠道发展所需人力的持续供应;

2020 年——对一线销售(「合伙人」) 的过程指标考核:包括以经销商端月 度库存水平、费用投放执行效率、终端售点物流满意、终端陈列表现等为指标, 可以在提升渠道销售业绩的同时,保证各项相关指标的健康。

2020 年——区域长制度:2020 年下半年,颐海设立了“区域长”制度,即 把公司业务条线最重要的产品营销划分为国内 30 个小区域团队、国外 4 个区域 团队,区域长负责带领团队全面从供应补充、新品研发、产品营销等方向挖掘 业务潜力;

2021 年——优化区域长制度:研发方面,由于在 2020 年的架构中区域长需 要同时负责研发和销售,导致产品研发受重视程度不够,因此 2021 年颐海将研 发与销售分开管理;渠道方面,颐海根据渠道运作方式不同,将 NKA(全国重 点客户)、EKA(在线重点客户)及流通渠道的管理模式做出区分。

2022 年——优化“合伙人”考核机制,仍将第三方销售的渠道建设和拓展作为 主要销售策略,在坚持实施渠道和经销商精细化、标准化管理的同时,优化“合 伙人”考核机制,通过过程考核与业绩评价相结合的方式,进一步明确渠道管理 的标准化流程。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,实现渠道精准高效沟通,以期提升 整体运营效率。同时,通过调整部分产品价格,提高下沉市场渠道覆盖能力, 夯实现有强势单品,增加售点上架产品数量,提升渠道整体满意度。

除此之外,公司通过高质量的经销商管理制度以及存货管理,优化库存成本,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,提升运营效率。公司的经销商都是区域经销商,且有固定 的评价标准。库存积压就是其中之一,公司要求经销商每两周汇报所经销的产 品库存,并由公司人员进行视察,一旦发现库存积压,就会采取必要措施,如 停止供货。2021 年下半年,公司针对可能的库存积压做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, 将调味料和方便食品在经销商方面做区分,2020 年开始公司实施“零库存”模 式,即由经销商通过公司分货仓直接运送到卖场,2021 年公司由 10 个区域分 仓,节省配送费用,加快流通,缩短发货周期,减少积压成本。

2019 年——“零库存”制度:2019 年公司对 KA 重点客户实行“零库存” 制度,即替代以前的经由经销商对重点客户卖场进行配送的方式,货物直接由 区域物流分仓运送至大卖场仓库, 以减少物流节点,节省配送费用,达成对特 定经销商激励提升的同时,达到卖场商品新鲜度的优化;

2020 年——扩大“零库存”实施范围:2020 年,颐海将区域分仓数量增加 至十个,进而缩短发货周期、提升经销商订货灵活度,并有效降低渠道库存水 平,保证渠道健康可控。除此之外,为了进一步优化重点客户(KA) 的陈列及销 售,颐海将“零库存”制度扩展至更多目前品牌大卖场,以及个别电商平台客 户。

4.3 颐海与天味渠道对比

2021 年,天味将品牌中心改为品牌管理部,撤销采购部、零售事业部、电商事 业部,新设产品管理部、新零售事业部,以及好人家事业部、大红袍事业部。 其中,好人家事业部深耕 C 端业务,大红袍事业部致力于在 C 端业务的基础 上拓展小 B 端业务,新零售事业部着力于全渠道运营 探索新消费市场在内容电 商和品质电商方面持续发力。

经销商数量略落后于天味,第三方渠道销售低于天味。经销商方面,根据双方 公司可比口径年份,截至 2020 年,颐海国际经销商数量为 2700 家,同时期 天味食品经销商数量为 3001 家;销售人员方面,截至 2021 年,颐海拥有 519 人,天味销售人员数量为 683 人,略高于颐海。营收构成方面,颐海的营收主要由第三方渠道构成,2022 年第三方销售收入占比达 75.8%,天味经销商销售 占比为 80.53%,均为第三方销售收入占比更高。

5 供应链:毛利率波动明显,产能扩充带来良好 补充

5.1 原材料成本上涨,毛利率承压

原材料成本占比营业成本过高,毛利率承压。除了火锅底料外,目前公司产品 还包括复合调味料和方便速食。火锅底料和中式复合调味料的原材料主要为大量大 豆油及少量菜籽油、牛油、辣椒、花椒等配料以及包材。方便速食原材料涉及米饭、 粉丝以及部分菜和肉类。2013 年到 2015 年,公司原材料成本各自占销售成本的 76.0%、64.9%及 59.2%,占据较大比重。 近年来,虽由于公司三方销售比例增高,且三方毛利率高于向关联方销售毛利率,公司毛利率占比提升。而 2020 年开始,油 脂等原材料的价格上升,使得公司毛利承压。细分来看,复合调味品毛利率较高位 时期降幅较大,从 49%下降到约 33%,火锅底料和方便食品均有小幅下滑。之前公 司面对大量豆油的价格波动,主要是通过购买豆油期货对冲风险,但这一举措由于 较大的不确定性,带来较大的成本价格风险。2022 年公司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原材料中油脂类、牛肉包等价格上升,成本压力使得毛利率承压。

5.2 持续扩充产能,配套补充效应显著

2021 年公司扩充产能,并配套建设米、粉丝工厂,旨在提升冲泡类产品的毛利 率。2022 年扩充持续产能,随着米、粉丝、蘸料及料理包产线的陆续投产,逐步提 升了集团自产比例,进一步提高了对产品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把控。在供应链建设方 面,公司积极规划未来生产格局,持续为供应链延伸做储备工作,通过建设配套延 伸工厂,并不断提高工厂智能化生产水平,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与工艺,以期实现供 应链整体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。目前公司国内的 5 个产业中心已初具规模,产业链 延伸也在逐步进行。

2023 年重点产能建设规划: 1)河北省霸州二期项目已于 2022 年 6 月开始建设,预计于 2023 年三季度投 产,规划年产能为方便速食产品 8.2 万吨,主要覆盖华北及东北地区方便速食产品 的销售,有助于本集团更好地把控物流成本,缓解旺季产能压力。 2)安徽省马鞍山二期主体厂房已经完工,已经于 2023 年 2 月投产,规划年产 能为 1.5 万吨,配备具有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水平的调味料生产设备及质量检测仪 器,主要为丰富料理包及肉包的产品生产线。 3)河南省漯河生产基地于 2020 年 3 月正式开始建设,目前年设计总产能为 30 万吨。一期年产能规划 15 万吨,其中 2 号车间主要规划为蘸料与香辛料产线,为配 套华中区域的自有工厂,以及拟开发的区域性 B 端客户,规划产能合计为 6 万吨。 其中蘸料产线已于 2022 年 9 月投产,香辛料产线于 2023 年一季度投产,后期漯河 工厂可根据实际需求陆续增加产能。 4)四川省简阳生产基地主要以火锅底料以及复合调味料产品为主,年规划产能 2.5 万吨,预计于 2023 年底投产。将重点覆盖西南地区底料以及复合调味料需求, 并开发区域性的 B 端客户。 5)泰国工厂位于泰国大城府洛加纳工业园区,主要以火锅底料以及复合调味料 产品为主,一期年规划产能 1.6 万吨,已于 2021 年 2 月底开始建设,预计于 2023 年 4 月投产;二期设计产能 2 万吨,预计将于 2025 年投产。泰国工厂目前主要辐 射东南亚市场,后期将逐步供应海外其他区域市场。

6 盈利预测

公司三大业务情况:公司关联方业务有望随餐饮端恢复实现环比复苏,其中火锅底料 收入具备一定弹性,中式复合调味品稳步发展,方便速食业务抓准消费者需求,实现良 好发展。

火锅底料业务: 1)第三方收入:清油产品是公司主力产品,有望持续拓展,番茄产品不断巩固产品 竞争力,牛油底料向三四线城市不断拓展。预期 2023-2025 年收入端增速分别为 16.2%/14.1%/13.1%,其中价格方面贡献较为稳定,年均增速为 1%,量增分别为 15%/13%/12%。 2)关联方收入:预期 2023-2025 年收入端增速分别为 16.6%/13.6%/12.6%,其中 23 年量增较多,主因基数较低,具备一定弹性,24-25 年量增放缓。价格方面年均增 速为 0.5%,其中关联方合同每年调整 2 次,未来将根据后续合同适时调整。

中式复合底料 1) 第三方业务:传统大单品小龙虾、酸菜鱼等持续放量,公司 23 年有望持续上新新 品,加速 提 升 产 品 渗 透 率 , 预 期 2023-2025 年收入端增速分别为 15.1%/13.6%/13.1%,其中量端增速分别为 14%/12.5%/12%,价格方面年均增速 分别为 1%。 2) 关联方业务:22 年该业务受损严重,主要为量端影响,预期修复节奏较为正常, 2 年时间实现修复,预期 2023-2024 年收入端增速分别为 122.2%/102%,24 年 收入端恢复到 21 年同期水平,25 年收入端增速预期为 13.1%,收入端稳健增长。

方便速食 1) 第三方业务:23-25 年收入端增速分别为 10.3%/10.2%/10.1%,该业务价格带预 期调整至更具性价比位置,预期价格增速分别为 0.3%/0.2%/0.1%,收入增速主要 由量增驱动。 2) 关联方业务:23-25 年收入端增速分别为 16%/14%/12%,收入端增速主要由量增 驱动。

毛利率及净利率: 成本端预期主要原材料成本有一定下行空间,其中植物油等油脂类具备下行空间, 花椒部分去年进行锁价,包材成本有所改善,同时产能配套补充实现供应链良好 协同,预期未来 3 年公司毛利率有望回升,预期未来 3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投放较 为稳健,管理费用率稳中有降,整体实现盈利能力改善。

(本文仅供参考,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。如需使用相关信息,请参阅报告原文。)

标签:

关键词:

上一条:5月22日东明石化油品报价下滑|世界观焦点

下一条:最后一页